彩霞奇闻网

妥了 印月船3号第5次变轨超常发挥 最大难度是着陆器“登月”

发布时间:2025-02-18 12:06:03  热度:13℃

7月25日2:30,印度的月船3号迎来了第5次变轨机动,顺利进入了236公里×127609公里的轨道,这次的变轨可以说是非常成功,远地点增加到了127609公里,这是让人们欣喜的好消息。

妥了 印月船3号第5次变轨超常发挥 最大难度是着陆器“登月”

此前,人们还有些担心,担心月船3号可能需要6次或者7次的变轨才能成功进入绕月轨道,甚至会错过进入绕月轨道的时机,但现在看来这些担忧都是多余的,月船3号能够如此顺利地进入绕月轨道,让我们可以安心等待。现在基本可以确定,的8月1日,月船3号将会进入绕月轨道,根据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的预测,月船3号需要进行5次变轨和5次刹车,才能进入100公里高的近极圆形绕月轨道,为着陆器铺平道路。

这5次变轨的过程可以说是一波三折,引起了众多人的讨论,很多人还有些担心。相对于5次变轨,5次太空刹车要安全得多,因为这并没有太大的难度,可以说几乎没有风险。实际上,真正的难点在于“登月”过程中。

难点一:登月过程中的发动机推力控制

地球和月球的上空环境完全不同,地球上空有致密的大气层,航天器返回地面只需使用降落伞就可以安全着陆,非常简单方便而且可靠。但月球上空是真空环境,没有大气层,使用降落伞是不可行的。在着陆月面时,航天器只能依靠发动机的推力对抗月球的引力。

在登月过程中,着陆器的飞行速度、下降速度和高度都有严格的标准,因此发动机的推力必须经过精确计算,以确保推力恰到好处。推力过大,着陆器会停止降落;推力过小,降落速度太快,难以控制。因此,在登月过程中,对发动机的要求非常高。

中国航天成功执行了三次登月任务,其中嫦娥3号、嫦娥4号和嫦娥5号都使用了一台7500牛变推力发动机。这台发动机性能稳定、精准,推力巨大且灵活可变,成为中国嫦娥飞船成功登月的“法宝”。然而,印度航天并没有掌握大推力变推力发动机技术,月船3号的着陆器重达1752公斤,使用的是4台800N节流发动机。发动机数量越多,系统越复杂,出现误差的可能性也就增加。如果每台发动机出现一点小误差,四台发动机就会将误差放大4倍。因此,控制这四台发动机的精准度相对较困难。


难点二:复杂的登月过程

登月过程非常复杂,是对印度航天技术的真正考验。月船3号进入100公里高轨道后的飞行速度约为1.8公里每秒。与轨道器分离后,着陆器并非垂直着陆月面,而是以类似抛物线的轨迹登月。

距离月球平均距离约为38.4万公里,即便是光线传播到月球并返回也需要2.56秒的时间。考虑到信号传播的延迟,用手动控制着陆器是不可能的。因此,在整个登月过程中,所有机动操作都必须由控制系统自动完成。

在登月过程中,着陆器需要迅速降低速度,并以一定的速度和角度悬停在空中,以找到比较平坦的着陆点,然后缓慢降落月面。考虑到月球表面的不平整,这个过程需要非常准确的控制。

登月失败的案例

2019年4月11日,以色列的“创世纪”号探月飞船试图实施登月,一切进行得非常顺利,但距离月面只有149米的时候失去了信号。调查结果显示,计算机系统重启,导致主推发动机突然熄火。

2019年9月7日,印度的月船2号“维克拉姆”试图实施登月,前期进展非常顺利,但距离月面2.1公里时失去了信号。调查结果显示,主推发动机存在误差,控制系统和软件设定也有问题。


月船3号于7月14日发射,完成5次机动变轨大约需要16天,5次太空刹车大约需要10多天。预计在8月下旬,月船3号将开始登月。登月过程是整个任务的最大难点,但是有了月船2号的经验,相信月船3号能够取得成功。让我们拭目以待,期待着月船3号在登月任务中再创佳绩。

最近更新

  • 慈禧口中价值8亿的夜明珠已找到,在约翰·洛克菲勒家族手中

    慈禧口中价值8亿的夜明珠已找到,在约翰·洛克菲勒家族手中

    2025-02-18阅读

  • 卡普斯京亚尔附近754号地堡:为什么要建造地下8层,每层30公里?

    卡普斯京亚尔附近754号地堡:为什么要建造地下8层,每层30公里?

    2025-02-18阅读

  • 该男子称,他看到了澳大利亚的“冰墙”后面,之前它被栅栏围起来

    该男子称,他看到了澳大利亚的“冰墙”后面,之前它被栅栏围起来

    2025-02-18阅读

  • 82年河南老农捡到一铜片,拒绝商贩10万收购,上交后成一级国宝

    82年河南老农捡到一铜片,拒绝商贩10万收购,上交后成一级国宝

    2025-02-18阅读

  • 南美洲发现的神秘面具和石制长笛暗示巨人曾在地球上生活过?

    南美洲发现的神秘面具和石制长笛暗示巨人曾在地球上生活过?

    2025-02-18阅读

  • “泰坦”号海底残骸影像曝光,“泰坦尼克”号在海底的情况如何?

    “泰坦”号海底残骸影像曝光,“泰坦尼克”号在海底的情况如何?

    2025-02-18阅读

  • 东汉平民夫妇的墓葬中,为何出现大幅精美的西王母宴乐图?

    东汉平民夫妇的墓葬中,为何出现大幅精美的西王母宴乐图?

    2025-02-18阅读

  • 铟:比黄金还稀有的战略金属,如果中国管制,苹果iphone都得荒

    铟:比黄金还稀有的战略金属,如果中国管制,苹果iphone都得荒

    2025-02-18阅读

  • 世界上非常能吃的十个人,大胃王的食量都是非人类

    世界上非常能吃的十个人,大胃王的食量都是非人类

    2025-02-18阅读

  • 古代帝王死后,尸体往往放置几个月才下葬,难道尸体不会腐烂吗?

    古代帝王死后,尸体往往放置几个月才下葬,难道尸体不会腐烂吗?

    2025-02-18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