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大坝建设后,在淹没区的动物去了哪里(种族迁徙)
发布时间:2025-02-21 03:15:59
热度:1℃
中国始建90年、高185米的三峡大坝,从东方劈开滚滚长江水。建成后的三峡大坝举世瞩目,赢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也因此很多地方被淹没,这里也成了“很多人回不去的故乡”,但人类可以移民。原本生活在这里的动物该何去何从?他们会被三峡淹死吗?
据统计,三峡水库淹没区涉及湖北、重庆2个市、11个县城、114个集镇。其中,万州城区受淹面积达47%;涪陵区城区受淹达25%,完全受淹或基本受淹的县城多达8个。当地居民为了支持三峡建设和国家发展,甘愿牺牲祖辈世代生活的土地;而我们国家在移民问题上也绝不含糊,以最有利的条件妥善安置了数百万移民。说到这里,可能有朋友会问:人可以移民,但生活在水灾地区的动物怎么办,它们最终去了哪里?
对于陆地生态系统而言,三峡大坝的修建使原有的生态环境进一步碎片化、绝缘化。并且随着蓄水位的上升,很多栖息动物的巢穴被淹没,这被称为“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因为生存环境被改变了,比如水獭、大鲵等都要搬到岛的中上部,同时孤岛化的过程也会加剧动物之间的竞争,这对食物不足的陆生生物来说是雪上加霜。比如,岛上常见的田鼠面向四川
短尾鼩的竞争别无选择,只能输,最后只能慢慢消失。
据统计,三峡水库淹没区涉及湖北、重庆2个市、11个县城、114个集镇。其中,万州城区受淹面积达47%;涪陵区城区受淹达25%,完全受淹或基本受淹的县城多达8个。当地居民为了支持三峡建设和国家发展,甘愿牺牲祖辈世代生活的土地;而我们国家在移民问题上也绝不含糊,以最有利的条件妥善安置了数百万移民。说到这里,可能有朋友会问:人可以移民,但生活在水灾地区的动物怎么办,它们最终去了哪里?
对于陆地生态系统而言,三峡大坝的修建使原有的生态环境进一步碎片化、绝缘化。并且随着蓄水位的上升,很多栖息动物的巢穴被淹没,这被称为“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因为生存环境被改变了,比如水獭、大鲵等都要搬到岛的中上部,同时孤岛化的过程也会加剧动物之间的竞争,这对食物不足的陆生生物来说是雪上加霜。比如,岛上常见的田鼠面向四川
短尾鼩的竞争别无选择,只能输,最后只能慢慢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