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是否存在第三只眼,其成因又是什么呢(科普揭秘)
发布时间:2025-02-21 05:16:47
热度:14℃
科学界对第三只眼的研究自古以来从未中断过,不久前俄罗斯科学家发现了疑似第三只眼存在的证据。
人的松果体位于大脑中心的丘脑上方和后方。它呈灰红色,重约 0.1 至 0.2 克。儿童时期比较发达,7岁以后开始退化。虽然松果体是大脑的一部分,但它没有脑细胞,只有星形胶质细胞,这是任何腺体都没有的,还有分辨光和光的蛋白质。这说明人的松果体也是眼睛退化的产物。科学家们还通过研究发现,松果体喜黑怕光,在强光下会变得消瘦、细胞减少、体积缩小、功能低下。 然而在黑暗中,松果体会分泌一种叫做褪黑激素的激素,这种激素在控制人体生物钟和抑制性成熟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虽然第三只眼在进化中早已退化,但在适当的环境条件下,这些沉睡的痕迹会被唤醒或闪现。 这就是生物学上的“重播法则”或“返祖现象”。 所以有些人还是可以通过一定的修炼等特殊的刺激方式,重新开启这神秘的第三只眼。
人的松果体位于大脑中心的丘脑上方和后方。它呈灰红色,重约 0.1 至 0.2 克。儿童时期比较发达,7岁以后开始退化。虽然松果体是大脑的一部分,但它没有脑细胞,只有星形胶质细胞,这是任何腺体都没有的,还有分辨光和光的蛋白质。这说明人的松果体也是眼睛退化的产物。科学家们还通过研究发现,松果体喜黑怕光,在强光下会变得消瘦、细胞减少、体积缩小、功能低下。 然而在黑暗中,松果体会分泌一种叫做褪黑激素的激素,这种激素在控制人体生物钟和抑制性成熟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虽然第三只眼在进化中早已退化,但在适当的环境条件下,这些沉睡的痕迹会被唤醒或闪现。 这就是生物学上的“重播法则”或“返祖现象”。 所以有些人还是可以通过一定的修炼等特殊的刺激方式,重新开启这神秘的第三只眼。
而在我们道教中,被打开这只神眼的更是比比皆是。在著名道家人物陶弘景所写的《养生延命录》中,就记载了有这方面特异功能的许多人物。而春秋时代的老子和他的学生亢桑子,就是比较典型的代表。据《吕氏春秋·重言篇》记载:「圣人听于无声,视于无形……老聃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