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霞奇闻网

守宫砂的原理是真是假 守宫砂是什么(代表贞操的药物)

发布时间:2025-02-22 13:48:28  热度:4℃

对于守宫砂,大家肯定有所耳闻,它出现在中国古代,点在未婚女子的身上,看起来是一个红点,代表着贞操、处女。有守宫砂的女子嫁人后,跟夫君圆房,守宫砂就会消失,不过这种原理缺乏科学依据,接下来就由小编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一、守宫砂是什么

守宫砂的原理是真是假 守宫砂是什么(代表贞操的药物)

守宫砂算是一种药物,是中国古代用来检测女子贞操的药物。在古代,把守宫砂点在未婚女子身上(一般是手上,方便查看),只要这女子一直是处子,那这守宫砂一直存在,一旦与男子交合,守宫砂就会消失,所以守宫砂是古代女子未婚的标志。


守宫,是壁虎的别名,传说用朱砂长期喂养“守宫”(即壁虎)后,将“守宫”捣治点在未婚女子的肢体上,可始终不掉,但一有房事则自行脱落,故云守宫砂。关于守宫砂的记载,最早出现在秦汉文献中,多见于方术家神仙志怪之书,后亦载入医典,但具体说法不尽相同。

二、守宫砂的原理是真是假

1、守宫砂的原理


关于守宫砂的原理,晋朝《博物志》中是这样记载的:用朱砂喂养壁虎,壁虎全身会变赤,等吃满七斤朱砂后,把壁虎捣烂并千锤万杵,然后用其点在未婚女人的肢体上,颜色不会褪。只有在发生房事后,其颜色才会变淡消褪,是以称其为“守宫砂”。


古人怀疑:其实关于守宫砂的原理,古人对守宫砂早就提出了质疑。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此说法一针见血地指出:“点臂之说,《淮南万毕术》、张华《博物志》、彭乘《墨客挥犀》,皆有其法,大抵不真。”

2、毫无科学依据


尽管在古代很流行,但守宫砂的原理是毫无科学根据的,大家不要轻信。据了解,当守宫砂这种绝妙且简单的能代表女子“贞操”的方法出现后,一些朝代不管真假,便把选进宫的女子点上“守宫砂”,作为其是否有了犯淫、犯戒的标志。流传开来,以讹传讹,便有了以后众多小说作者借用“守宫砂”来做文章。

3、守宫砂真相


守宫砂既然是人工加上去的,而非女子天生的,在未婚女性身上寻找所谓的“守宫砂”,只能说明其人的无聊与无知!你想想呀,如果是一个已婚女子,她也可以点守宫砂,这能代表她从未行房吗?所以凭“守宫砂”的有无来判断是否处女是没有道理的。

最近更新

  • 驼鹿:体型最大的鹿科动物(体重最多达1吨)

    驼鹿:体型最大的鹿科动物(体重最多达1吨)

    2025-02-22阅读

  • 鸵鸟:世界上体型最大的鸟类(最多可达2.8米高)

    鸵鸟:世界上体型最大的鸟类(最多可达2.8米高)

    2025-02-22阅读

  • 瓦氏海龙:一种酷似枯树枝的鱼(体长仅13厘米)

    瓦氏海龙:一种酷似枯树枝的鱼(体长仅13厘米)

    2025-02-22阅读

  • 瓦氏长须鲨:一种外形酷似鲇鱼的鲨鱼(长有怪异胡须)

    瓦氏长须鲨:一种外形酷似鲇鱼的鲨鱼(长有怪异胡须)

    2025-02-22阅读

  • 特岛信天翁:特里斯坦岛上的特有种(翼展可达3.5米)

    特岛信天翁:特里斯坦岛上的特有种(翼展可达3.5米)

    2025-02-22阅读

  • 条纹豆娘鱼:带有五条黑色宽条纹(呈现可爱的卵圆形)

    条纹豆娘鱼:带有五条黑色宽条纹(呈现可爱的卵圆形)

    2025-02-22阅读

  • 宗政姓起源和来历:刘邦后人刘德官至宗正(以官名为氏)

    宗政姓起源和来历:刘邦后人刘德官至宗正(以官名为氏)

    2025-02-22阅读

  • 濮阳姓起源和来历:颛顼后代居住在濮阳(以地名为氏)

    濮阳姓起源和来历:颛顼后代居住在濮阳(以地名为氏)

    2025-02-22阅读

  • 淳于姓起源和来历:得姓始祖为淳于公(百家姓排425位)

    淳于姓起源和来历:得姓始祖为淳于公(百家姓排425位)

    2025-02-22阅读

  • 40元燕窝成本不到1元:即食燕窝是糖水,成本7分利润千万

    40元燕窝成本不到1元:即食燕窝是糖水,成本7分利润千万

    2025-02-22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