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霞奇闻网

依潘龙:侏罗纪第三大肉食恐龙(长12米/顶级掠食者)

发布时间:2025-02-23 11:04:21  热度:19℃

依潘龙是一种兽脚亚目下的异特龙科恐龙,诞生于1.48亿年前的侏罗纪晚期,根据目前发现的唯一化石标本可以预估出它的体长为12米左右,体型在侏罗纪时代生存的肉食恐龙中排到了第三位,第一批化石是在北美洲的美国发现的。

依潘龙的体型

依潘龙:侏罗纪第三大肉食恐龙(长12米/顶级掠食者)

依潘龙属于异特龙科恐龙中的第二大物种,体长普遍可达12米,体重也达到了6.5-7吨,臀高更是有3.5米,相当于现代的一层楼高,在侏罗纪晚期的时候,算是当时最顶级的掠食者之一,仅次于体长14米的食蜥王龙,类似于后凹尾龙的体型。

依潘龙的外形特征

依潘龙的整体看起来非常魁梧,后肢肌肉发达有力,尾巴也非常挺直粗壮,所以它奔跑起来非常迅速且平稳,而它的前肢则长有极为锋利的指爪,再加上它嘴中长有极为尖锐的犬齿,能将大块的肉类或者大型猎物一下子撕裂开来,综合这些因素也使得它登上了侏罗纪时食物链的最顶端。依潘龙也有着异特龙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它的鼻骨上长有细小的角状冠饰,主要是由泪骨延伸而来的。

依潘龙的生活习性

依潘龙主要是以同一环境中的植食性恐龙为食,尤其是剑龙科、蜥脚龙类等,大多会采用集体式或者伏击式进攻的捕猎方式,有时还会用上颌骨来直接撞击猎物。而且依潘龙的奔跑速度也非常快,这主要是因为它长有非常挺直的尾巴,不仅能保持平衡,而且摆动时还能阻止其他动物的侵扰。

依潘龙的化石发现

依潘龙最早的一批化石是在美国的科罗拉多州发现的,这批化石埋藏于莫里逊组地层中,完整度并不高,其中包含了三节脊椎、鸟喙骨以及一块跖骨,最初的时候科学家还认为这是一种蜥脚类恐龙,但之后才将其归于兽脚亚目下的异特龙科,并且估算出它的体重下限可能也达到了6.5吨左右。

最近更新

  • 白纹牛羚:性情温和不怕老虎(1931年仅剩17只)

    白纹牛羚:性情温和不怕老虎(1931年仅剩17只)

    2025-02-23阅读

  • 白犀牛:世界上最大的犀牛(北部白犀牛仅剩两头雌性)

    白犀牛:世界上最大的犀牛(北部白犀牛仅剩两头雌性)

    2025-02-23阅读

  • 白线光腭鲈:一种近危的淡水鱼(性情凶猛/以小鱼为食)

    白线光腭鲈:一种近危的淡水鱼(性情凶猛/以小鱼为食)

    2025-02-23阅读

  • 世界上最恐怖的五个岛 幽灵岛如同鬼魅娃娃岛恐怖至极

    世界上最恐怖的五个岛 幽灵岛如同鬼魅娃娃岛恐怖至极

    2025-02-23阅读

  • 世界上最大的花:大王花 花径可达1.4米(一生只开一次花)

    世界上最大的花:大王花 花径可达1.4米(一生只开一次花)

    2025-02-23阅读

  • 鱼猎龙:老挝大型恐龙(长9米/最完整亚洲棘龙科)

    鱼猎龙:老挝大型恐龙(长9米/最完整亚洲棘龙科)

    2025-02-23阅读

  • 牛角龙:北美大型角龙科(长8米/长有一对长尖角)

    牛角龙:北美大型角龙科(长8米/长有一对长尖角)

    2025-02-23阅读

  • 恶魔角龙:北美小型角龙类(长3米/颅骨占62厘米)

    恶魔角龙:北美小型角龙类(长3米/颅骨占62厘米)

    2025-02-23阅读

  • 世界上最小的母亲5岁是真的吗 印度女孩5岁生男婴令人惊叹

    世界上最小的母亲5岁是真的吗 印度女孩5岁生男婴令人惊叹

    2025-02-23阅读

  • 2020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诗人露易丝·格丽克摘得桂冠

    2020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诗人露易丝·格丽克摘得桂冠

    2025-02-23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