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霞奇闻网

齿河盗龙:南美大型恐龙(长7米/生于白垩纪末期)

发布时间:2025-02-23 11:20:04  热度:16℃

齿河盗龙是一种兽脚亚目下的特异龙超科恐龙,诞生于7000万年前到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体长可达6-7米,也是目前为止发现的极少数能够存活到白垩纪末期的特异龙超科恐龙,第一批化石出土于南美洲的阿根廷境内。

齿河盗龙的体型

齿河盗龙:南美大型恐龙(长7米/生于白垩纪末期)

齿河盗龙属于南美洲最大型的肉食恐龙之一,体长普遍为6-7米,在目前已经发现的770多种恐龙中275位,大小几乎和现代的一只亚洲象差不多大,类似与米拉加亚龙、阿巴拉契亚龙以及弯龙等的体型,尤其是它的后肢非常修长。

齿河盗龙的化石发现

齿河盗龙最早的一批化石是在南美洲的阿根廷境内发现的,当时这批化石埋藏于巴塔哥尼亚南部的La Leona河周围,而在当地居民的语言中这条河被称为“Orr-Korr”,也就是“有牙齿的河流”的含义,所以最终将这种恐龙取名为“齿河盗龙”。不过这种恐龙的牙齿确实也非常特别,和手盗龙类下的似鸟龙科或者恐爪龙下目恐龙的牙齿很相似。


齿河盗龙的这批化石中包含了颅骨、牙齿、尾椎以及胫骨碎片,虽然一开始专家都认为它很可能是暴龙超科中的大盗龙科恐龙,但是直到09年的时候,齿河盗龙才被判断为异特龙超科下的恐龙,也是目前发现的最罕见的诞生于白垩纪末期的特异龙超科恐龙。

齿河盗龙的生活习性

根据齿河盗龙埋藏的Pari Aike地层,可以看出齿河盗龙和小头龙、巨型蜥脚下目的无畏龙、普尔塔龙等都生活在同一地区和时代,并且齿河盗龙还长有极为锋利的尖牙,所以它可能主要是以当时的巨型植食性蜥脚类恐龙或者小头龙为食,当然巨型蜥脚类的体型过于庞大,因此齿河盗龙更可能只是捕食它们的幼崽。

最近更新

  • 捕鸟蛛:原始物种里的蜘蛛(主要生活在南美洲北美洲)

    捕鸟蛛:原始物种里的蜘蛛(主要生活在南美洲北美洲)

    2025-02-23阅读

  • 布氏豹:最古老的豹类物种(分布在盆地的地层中)

    布氏豹:最古老的豹类物种(分布在盆地的地层中)

    2025-02-23阅读

  • 糙耳孔蜈蚣:与众不同的蜈蚣科生物(体态很特别)

    糙耳孔蜈蚣:与众不同的蜈蚣科生物(体态很特别)

    2025-02-23阅读

  • 草蛉:农业领域中的一种益虫(可以捕捉农业害虫)

    草蛉:农业领域中的一种益虫(可以捕捉农业害虫)

    2025-02-23阅读

  • 朝天水母:水母里的小仙女(触手向上的水母)

    朝天水母:水母里的小仙女(触手向上的水母)

    2025-02-23阅读

  • 达斯布雷龙:暴龙科里的近亲(主要生活在白垩纪晚期)

    达斯布雷龙:暴龙科里的近亲(主要生活在白垩纪晚期)

    2025-02-23阅读

  • 大海牛:海牛中的大型生物(一种已经灭绝的哺乳动物)

    大海牛:海牛中的大型生物(一种已经灭绝的哺乳动物)

    2025-02-23阅读

  • 大海雀:外表酷似企鹅的鸟类(不会飞翔会游泳)

    大海雀:外表酷似企鹅的鸟类(不会飞翔会游泳)

    2025-02-23阅读

  • 大蜻蜓:体型超大的一种蜻蜓(腹部长度七十八毫米)

    大蜻蜓:体型超大的一种蜻蜓(腹部长度七十八毫米)

    2025-02-23阅读

  • 大犰狳:一种夜行动物(不擅长奔跑和搏斗)

    大犰狳:一种夜行动物(不擅长奔跑和搏斗)

    2025-02-23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