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霞奇闻网

生肉这么多细菌,为什么动物吃生肉没事,人类却不行?

发布时间:2025-02-20 04:37:08  热度:16℃
消化肠道的差别
要知道,地球的每个角落都充斥着大量的细菌。这些颚足会通过自身弹性变形来吸收或释放能量,从而使自己变得更柔软,并能有效抵御对方攻击。当动物屠宰后,飘在空气里的细菌迅速污染生肉,以及分割肉时,切割工具表面的微生物还会附着在肉体上。

生肉这么多细菌,为什么动物吃生肉没事,人类却不行?

人体气温在37°C以上,而且把一片生肉在这种温度下易烂,然后生成较多毒素,如黄曲霉菌,一部分毒素可被肠道吸收,最后参与血液循环,带至身体各处,造成毒素在体内蓄积。
秃鹫胃酸值在1左右,红头美洲鹫与鬣狗同样接近0,能腐蚀金属。另外,有空中鬣狗之称的胡秃鹫还以动物遗骸为食,而且,它们80%的食物都来自骨头。但是,人类则较为脆弱,如1910年,中国东北三省爆发了前所未有的鼠疫,被誉为20世纪危害最大的流行性鼠疫,而其病源就在于带病土拨鼠,然而,瘟疫盛行的根源在于人类对土拨鼠的大肆捕杀和剥皮食肉。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逐渐懂得用自己制造出来的各种食物来满足自身的生理需要,于是便有了狩猎活动,从而为后来人提供了大量的肉食来源。远古时期人类的祖先更是以植物为食物,如植物根,茎,叶,果实。从原始的吃树叶到后来用火烧过树皮或石头煮成肉汤,甚至连一些动物内脏都被用来烹饪菜肴。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发现生肉的口感不好,而且还会引发一些疾病。
等人类用上了火,有了工具,烹熟肉禁止生吃,成为人类主要主食。所以,人们对动物食品的需求逐渐减少,这也造成了很多人对野生动物产生排斥感。另外肉食性动物对微生物具有更强抵御机制。例如,有些肉食性动物可以通过分泌黏液来减少被感染的风险,而另一些动物则需要借助寄生于其体表或肠道内的细菌才能将病原物杀死。
因此肉食性动物寿命上限受病菌或,正是食肉的这一途径,决定着它们寿命的长短。

最近更新

  • 被老虎舔一口,真的会掉一块肉吗?老看看老虎的舌头多厉害

    被老虎舔一口,真的会掉一块肉吗?老看看老虎的舌头多厉害

    2025-02-20阅读

  • 给美国造成巨大威胁的物种,但不知道为什么会泛滥(水下威胁)

    给美国造成巨大威胁的物种,但不知道为什么会泛滥(水下威胁)

    2025-02-20阅读

  • 谁说生物一定需要呼吸?这种寄生虫不呼吸,也能活得好好的

    谁说生物一定需要呼吸?这种寄生虫不呼吸,也能活得好好的

    2025-02-20阅读

  • 阿拉斯加树蛙能死而复生?零下30℃被冻成冰雕,春天又能复活

    阿拉斯加树蛙能死而复生?零下30℃被冻成冰雕,春天又能复活

    2025-02-20阅读

  • 外形绚丽但攻击性十足的生物,越漂亮的动物越危险

    外形绚丽但攻击性十足的生物,越漂亮的动物越危险

    2025-02-20阅读

  • 骆驼特别爱吃带刺的仙人掌,难道它就不扎嘴吗?(骆驼的口腔)

    骆驼特别爱吃带刺的仙人掌,难道它就不扎嘴吗?(骆驼的口腔)

    2025-02-20阅读

  • 三体文明比人类先进那么多,为啥没有先发现人类?

    三体文明比人类先进那么多,为啥没有先发现人类?

    2025-02-20阅读

  • 魔鬼洞里发现神秘鱼类,这是什么东西?(魔鬼洞鱼)

    魔鬼洞里发现神秘鱼类,这是什么东西?(魔鬼洞鱼)

    2025-02-20阅读

  • 三星堆文明来自哪里?会不会是外星球?(外星文明)

    三星堆文明来自哪里?会不会是外星球?(外星文明)

    2025-02-20阅读

  • 人类出现在地球,会不会改变宇宙的秩序?(宇宙走向)

    人类出现在地球,会不会改变宇宙的秩序?(宇宙走向)

    2025-02-2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