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帝陵中这么多水银,有什么作用(陵墓中的水银)
发布时间:2025-02-21 03:12:09
热度:20℃
汞是一种重金属元素,也称为汞。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志》中提到,地宫中“水银为百江海”,即秦地宫内有大量水银。
此外汞具有剧毒,一旦人们接触到如此大量的汞,很快就会发生汞中毒。 因此这些水银在很大程度上阻止了盗墓贼的入侵,保护了古墓的安宁数千年。考古勘查显示,秦岭地宫总面积4.16万平方米。 纵观整个秦汉,其规模排在首位。据史料《汉九一》记载,公元前210年,秦始皇陵墓地宫建设期间,丞相李斯率领72万人参与建设,挖得很深,近地 . 没想到秦始皇一听,不但没有停下,还下令“走三百尺以上”。 专家在考古钻探过程中发现,如此深邃宏伟的地宫内部结构呈竖孔形式。 2000多年过去了,据地质调查,秦始皇陵地宫内的墙壁和柱子没有明显损坏或倒塌,也没有死水。
按理说,古人的建筑水平肯定没有现在这么发达。 史料记载,关中地区曾发生过8级以上的大地震,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秦始皇陵的地宫。这么庞大的地宫肯定会涉及到排水问题,而且古代的排水系统远没有现代完善。 秦始皇陵地宫的存在,就像一个不属于那个时代的“奇迹”,目前还没有准确的地宫深度数据。考古人员根据勘探推测,计算出地宫的实际深度约为26米,最深处为37米。 如果这个数据最终得到证实,那么这个地宫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深。
此外汞具有剧毒,一旦人们接触到如此大量的汞,很快就会发生汞中毒。 因此这些水银在很大程度上阻止了盗墓贼的入侵,保护了古墓的安宁数千年。考古勘查显示,秦岭地宫总面积4.16万平方米。 纵观整个秦汉,其规模排在首位。据史料《汉九一》记载,公元前210年,秦始皇陵墓地宫建设期间,丞相李斯率领72万人参与建设,挖得很深,近地 . 没想到秦始皇一听,不但没有停下,还下令“走三百尺以上”。 专家在考古钻探过程中发现,如此深邃宏伟的地宫内部结构呈竖孔形式。 2000多年过去了,据地质调查,秦始皇陵地宫内的墙壁和柱子没有明显损坏或倒塌,也没有死水。
按理说,古人的建筑水平肯定没有现在这么发达。 史料记载,关中地区曾发生过8级以上的大地震,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秦始皇陵的地宫。这么庞大的地宫肯定会涉及到排水问题,而且古代的排水系统远没有现代完善。 秦始皇陵地宫的存在,就像一个不属于那个时代的“奇迹”,目前还没有准确的地宫深度数据。考古人员根据勘探推测,计算出地宫的实际深度约为26米,最深处为37米。 如果这个数据最终得到证实,那么这个地宫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