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霞奇闻网

内乌肯龙:南美大型恐龙(长15米/全身长鳞甲)

发布时间:2025-02-23 12:02:08  热度:1℃

内乌肯龙是一种泰坦巨龙类恐龙,诞生于71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体长普遍为10-15米左右,和大部分的蜥脚类恐龙一样,都拥有着较长的脖子和尾巴,全身遍布鳞甲,第一批化石出土于南美的阿根廷内乌肯河附近,所以因此而得名。

内乌肯龙的体型

内乌肯龙:南美大型恐龙(长15米/全身长鳞甲)

内乌肯龙属于巨龙类,所以也有着体型庞大的典型特征,并且它和萨尔塔龙也有着非常近的亲缘关系,所以体长最多可达15米,在目前已经发现的770多种恐龙中排到了89位,大小相当于现代的一只蓝鲸,与风神龙、亚特拉斯龙以及怪味龙等有着非常类似的体型。

内乌肯龙的化石发现

内乌肯龙最早的一批化石出土于阿根廷巴塔哥尼亚地区,位于内乌肯河附近,化石的完整度非常高,称得上是蜥脚类恐龙中最完整的恐龙化石,不过并不是单单只有这一批化石,在05年的时候也发现了保存完好的部分化石,其中甚至还包含了两块皮内成骨,就连关节都还是相连的。目前在拉布拉达博物馆中还展示着一具内乌肯龙的骨架模型。


内乌肯龙的正模标本是由著名恐龙专家理查德·莱德克在1893年发现的,当时根据埋藏的Anacleto地层可以看出这批化石生存于7100万年前的白垩纪时期。直到1992年的时候才由J.E.Powell为其进行了命名,最终将其种名确定为“南方内乌肯龙”,被认为是一种植食性恐龙。

泰坦巨龙类恐龙的典型特征

泰坦巨龙类恐龙是蜥脚下目中的一个演化支,也是目前发现的陆地上最重的生物,它们的典型特点就是体长普遍超过10米,体重可达数十吨,化石大部分分布于南半球,诞生于白垩纪时代,长有非常细小且尖锐的牙齿,并且皮肤上长有小鳞甲,特别是萨尔塔龙长有类似甲龙类的坚硬鳞甲。

最近更新

  • 巴克龙:蒙古高原特别的鸭嘴龙一类恐龙(头骨很短)

    巴克龙:蒙古高原特别的鸭嘴龙一类恐龙(头骨很短)

    2025-02-23阅读

  • 巴洛龙:被称之为笨重的蜥蜴,化石发现于1912年美国

    巴洛龙:被称之为笨重的蜥蜴,化石发现于1912年美国

    2025-02-23阅读

  • 巴洛莎龙:一种体型超大的恐龙(带来了很多资料)

    巴洛莎龙:一种体型超大的恐龙(带来了很多资料)

    2025-02-23阅读

  • 柏柏尔龙:目前已知相当古老的恐龙(摩洛哥的山脉中)

    柏柏尔龙:目前已知相当古老的恐龙(摩洛哥的山脉中)

    2025-02-23阅读

  • 斑比盗龙:七千万年前出现的恐龙,属于偷蛋龙科

    斑比盗龙:七千万年前出现的恐龙,属于偷蛋龙科

    2025-02-23阅读

  • 斑驴:平原斑马的变种,也被称之为半身马(19世纪灭绝)

    斑驴:平原斑马的变种,也被称之为半身马(19世纪灭绝)

    2025-02-23阅读

  • 板足鲎:一种已经灭绝的节肢动物(四亿年前)

    板足鲎:一种已经灭绝的节肢动物(四亿年前)

    2025-02-23阅读

  • 包鲁巨龙:生活在白垩纪晚期(属于脊索动物)

    包鲁巨龙:生活在白垩纪晚期(属于脊索动物)

    2025-02-23阅读

  • 薄翅蜻蜓:有着很不错的飞行能力(单程飞行距离长)

    薄翅蜻蜓:有着很不错的飞行能力(单程飞行距离长)

    2025-02-23阅读

  • 豹狮兽:雄豹与雌狮杂交出来的品种(已经灭绝)

    豹狮兽:雄豹与雌狮杂交出来的品种(已经灭绝)

    2025-02-23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