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霞奇闻网

纳摩盖吐龙:蒙古超巨型恐龙(长21米/长有钉状牙齿)

发布时间:2025-02-23 12:02:13  热度:13℃

纳摩盖吐龙是一种蜥脚类恐龙,诞生于7500万年前-7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体长最多可达21米,属于超巨型恐龙的一种,因为出土的四颗钉子状牙齿而被命名,第一批化石发现于蒙古国,因此也叫做蒙古纳摩盖吐龙。

纳摩盖吐龙的体型

纳摩盖吐龙:蒙古超巨型恐龙(长21米/长有钉状牙齿)

纳摩盖吐龙和大部分的蜥脚类恐龙一样,都有着非常长的尾巴和脖子,因此它的体长也达到了惊人的21米,在目前已经发现的770多种恐龙中排到了44位,也就是相当于站起来有现代5-6层楼房高,与南方梁龙、东北巨龙以及沉重龙等都有着一样的体型。

纳摩盖吐龙的化石发现

纳摩盖吐龙的最早一批化石是在蒙古国的戈壁上发现的,因为发掘地是纳摩盖吐盆地所以以此进行了命名,其中仅出土了一个颅骨化石,可以看出纳摩盖吐龙和其他蜥脚类恐龙的脑袋相同,脑袋非常的长且斜,不过相比身体更小,并且它还带有钉子状的牙齿,方便啃食树叶。


纳摩盖吐龙最初是由一位叫做Nowinski的人在1971年发现的,种名叫做蒙古纳摩盖吐龙,而另一种耙齿纳摩盖吐龙则是在1977年才被中国著名恐龙专家董枝明进行了描述,不过最终还是暂时被放入疑名恐龙的行列。在2011年的时候,古生物学家通过对比纳摩盖吐龙和现代翼类的巩膜环,得出了纳摩盖吐龙很可能是不按昼夜作息的动物,基本上任何时候都非常活跃,只需要非常短的休息时间。

蒙古国发现的恐龙

蒙古国一共发现了至少71种恐龙,其中体型最大的就是非凡龙,体长可达23米,因此纳摩盖吐龙是仅次于它的蒙古第二大恐龙,而最小的则是小驰龙,体长只有29厘米而已。如果是按照生存年代来看,那么纳摩盖吐龙则是出现比较晚的恐龙。

最近更新

  • 阿拉斯加头龙:厚头龙科的恐龙(生活在白垩纪晚期)

    阿拉斯加头龙:厚头龙科的恐龙(生活在白垩纪晚期)

    2025-02-23阅读

  • 阿穆尔龙:属于鸭嘴龙科的生物(生活在上白垩纪时期)

    阿穆尔龙:属于鸭嘴龙科的生物(生活在上白垩纪时期)

    2025-02-23阅读

  • 阿纳拜斯龙:禽龙类的一个下属(属于食草性的恐龙)

    阿纳拜斯龙:禽龙类的一个下属(属于食草性的恐龙)

    2025-02-23阅读

  • 阿特拉斯科普柯龙:一种身材娇小的恐龙(战斗力强大)

    阿特拉斯科普柯龙:一种身材娇小的恐龙(战斗力强大)

    2025-02-23阅读

  • 阿瓦拉慈龙:外形习性上都有所差别(通过化石了解)

    阿瓦拉慈龙:外形习性上都有所差别(通过化石了解)

    2025-02-23阅读

  • 埃及龙:生活在距今950万年前(属于脊索动物)

    埃及龙:生活在距今950万年前(属于脊索动物)

    2025-02-23阅读

  • 艾伯塔角龙:带角的一种恐龙(最晚灭绝的恐龙)

    艾伯塔角龙:带角的一种恐龙(最晚灭绝的恐龙)

    2025-02-23阅读

  • 艾伯塔龙:分布于北美洲西部的恐龙(肉食恐龙)

    艾伯塔龙:分布于北美洲西部的恐龙(肉食恐龙)

    2025-02-23阅读

  • 艾沃克龙:小型恐龙的代表恐龙(化石发现于印度)

    艾沃克龙:小型恐龙的代表恐龙(化石发现于印度)

    2025-02-23阅读

  • 爱氏角龙:一种小型的角龙科恐龙(生活在白垩纪时期)

    爱氏角龙:一种小型的角龙科恐龙(生活在白垩纪时期)

    2025-02-23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