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霞奇闻网

顾氏小盗龙:史上第一种会飞的恐龙(拥有四只翅膀)

发布时间:2025-02-23 12:16:30  热度:9℃

顾氏小盗龙是一种兽脚亚目下的驰龙科恐龙,诞生于1亿2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早期,体长可达77厘米左右,主要以肉食为食,最独特的是在它的尾巴和前后肢处观察到了飞羽的痕迹,所以它也成为了目前首批发现的会飞的恐龙,也因此惹起了古生物学界对于鸟类起源的再次争议。

顾氏小盗龙的体型

顾氏小盗龙:史上第一种会飞的恐龙(拥有四只翅膀)

顾氏小盗龙属于迷你型恐龙,根据化石来看标本的整体长度只有77厘米,和耀龙、树息龙等小型恐龙一样,外形都非常酷似鸟类,不过尾巴明显占到了身体的大半,而77厘米这样的体长在目前已经发现的770多种恐龙中排到了685位,相当于现代的一只中型犬的大小。

顾氏小盗龙的外形特征

顾氏小盗龙有点像是现代鸟类,但是它羽毛生长的位置有些不同,不仅仅只在前肢上长有飞羽,而是在它的尾巴和后肢上也有非常长的飞羽,其中初级飞羽一般为12枚,而次级飞羽则有18枚,这主要是因为它的飞行方式非常独特,就像现代的鼯鼠一样,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飞,而是采用滑行的升力来帮助自己“飞”的更远,也就是说现代鸟类只有两翼,而顾氏小盗龙则拥有四翼,科学家认为这可能是一个兽脚恐龙向鸟类进化的的过渡阶段。

顾氏小盗龙的生活习性

有科学家因为它的四翼特性就提出了“树栖假说”,也就是说顾氏小盗龙很可能是常年居住在丛林的树木之上,平时就会借助四肢的飞羽来完成树枝间的滑翔移动,从而逐渐进化出飞行的能力,而这也使得科学家认为鸟类的祖先就很可能是栖息于树上的。

顾氏小盗龙的化石发现

顾氏小盗龙的最早一批化石出土于中国辽宁省的朝阳市太平房镇的九佛堂组,整个化石都非常的完整,后肢呈现出Z字形,和前肢相配合的情况下就是一架双翼机,目前为止已经发现了不下10个化石,其中有6个都已经被徐星在03年时进行了正式描述,目前正模标本都存放在中国古动物博物馆中。

最近更新

  • 马萨卡利神龙:巴西出土的最大恐龙(长13米/重9吨)

    马萨卡利神龙:巴西出土的最大恐龙(长13米/重9吨)

    2025-02-23阅读

  • 黑丘龙:南非巨型恐龙(长12米/颅骨呈现三角形)

    黑丘龙:南非巨型恐龙(长12米/颅骨呈现三角形)

    2025-02-23阅读

  • 曼特尔龙:欧洲大型恐龙(前肢只有后肢一半/长7米)

    曼特尔龙:欧洲大型恐龙(前肢只有后肢一半/长7米)

    2025-02-23阅读

  • 陆鳄:世界上最早的鳄鱼(体长50厘米/距今2亿年前)

    陆鳄:世界上最早的鳄鱼(体长50厘米/距今2亿年前)

    2025-02-23阅读

  • 牛头龙:美国大型食草恐龙(长6米/距今1亿年前)

    牛头龙:美国大型食草恐龙(长6米/距今1亿年前)

    2025-02-23阅读

  • 槽齿龙:欧洲小型食草恐龙(长2.1米/距今2亿年前)

    槽齿龙:欧洲小型食草恐龙(长2.1米/距今2亿年前)

    2025-02-23阅读

  • 泥潭通天龙:2016年发现的新恐龙(长2米/中国江西出土)

    泥潭通天龙:2016年发现的新恐龙(长2米/中国江西出土)

    2025-02-23阅读

  • 黑水龙:世界上最古老的恐龙之一(长2.5米/2.03亿年前)

    黑水龙:世界上最古老的恐龙之一(长2.5米/2.03亿年前)

    2025-02-23阅读

  • 犹他盗龙:最聪明与危险的恐龙(长5.9米/1.25亿年前)

    犹他盗龙:最聪明与危险的恐龙(长5.9米/1.25亿年前)

    2025-02-23阅读

  • 乌贝拉巴巨龙:巴西大型食草恐龙(长9米/6500万年前)

    乌贝拉巴巨龙:巴西大型食草恐龙(长9米/6500万年前)

    2025-02-23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