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霞奇闻网

喇嘛角龙:蒙古小型植食恐龙(体长2米/带有三角头盾)

发布时间:2025-02-23 12:33:58  热度:13℃

喇叭角龙是一种原角龙科恐龙,生存于8500万-83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属于小型恐龙的一种,体长仅仅只有2米而已,主要是以植物为食。第一批喇嘛角龙化石是在蒙古国出土的,当然在北美洲也发现了相关化石。

喇嘛角龙的体型

喇嘛角龙:蒙古小型植食恐龙(体长2米/带有三角头盾)

喇嘛角龙算是角龙下目中体型较小的恐龙之一,体长普遍只有2米左右,在770多种已经发现的恐龙中只排名在527位,和棒爪龙、亚洲角龙、彩蛇龙等都有着非常相似的大小,相当于现代的一只鸵鸟差不多大。

喇嘛角龙的外形特征

喇嘛角龙和大多数角龙下目恐龙一样,在脑袋的后方都长有一片突出的三角形头盾,呈现出扇形向后扩散开来,和弱角龙非常相似,不过它的头盾并不如典型的角龙那么大,因为它属于最原始的角龙科恐龙之一,同时它也带有典型的鹦鹉鸟喙状嘴巴的特征,前肢较后肢更短一些。

喇嘛角龙的生活习性

喇嘛角龙主要是以植物为食的,因为生活在白垩纪时期,所以它喜欢吃的主要植物大部分都不是开花类,因为开花植物在当时的生长范围不大,再加上喇嘛角龙的身高不高,所以基本上它只能以一些低矮的植物为食,比如苏铁、蕨类植物以及松科植物等,尖锐的鸟喙嘴可以有效的啃食断那些坚硬的针叶或者根茎,尤其是那些比较坚硬的植物。

喇嘛角龙的化石发现

喇嘛角龙的第一批化石是在蒙古国的纳摩盖吐盆地发现的,据说这批化石是埋藏于Khulsan地区的,被认为是和弱角龙有着非常近的亲缘关系的恐龙。最终在03年的时候由Vladimir命名和描述的,而名称的含义也非常贴切,叫做“喇嘛的有角面孔”,而它的种名则叫做圣徒喇嘛角龙。

最近更新

  • 纵带刺尾鱼:尾柄藏毒,以藻类为食(两性异形鱼类)

    纵带刺尾鱼:尾柄藏毒,以藻类为食(两性异形鱼类)

    2025-02-23阅读

  • 座头鲸:形状似琵琶,海中歌唱家(每年旅行2.5万公里)

    座头鲸:形状似琵琶,海中歌唱家(每年旅行2.5万公里)

    2025-02-23阅读

  • 亚马逊龙:巴西大型食草恐龙(长12米/距今1.67亿年前)

    亚马逊龙:巴西大型食草恐龙(长12米/距今1.67亿年前)

    2025-02-23阅读

  • 阿瓦拉慈龙:外形似鸟的小型恐龙(长2米/阿根廷出土)

    阿瓦拉慈龙:外形似鸟的小型恐龙(长2米/阿根廷出土)

    2025-02-23阅读

  • 秃鹫龙:阿根廷大型食草恐龙(长17米/距今8600万年前)

    秃鹫龙:阿根廷大型食草恐龙(长17米/距今8600万年前)

    2025-02-23阅读

  • 兰州龙:牙齿最大的植食恐龙(最长14厘米/最宽7厘米)

    兰州龙:牙齿最大的植食恐龙(最长14厘米/最宽7厘米)

    2025-02-23阅读

  • 莱索托龙:非洲小型植食恐龙(骨骼中空/奔跑速度快)

    莱索托龙:非洲小型植食恐龙(骨骼中空/奔跑速度快)

    2025-02-23阅读

  • 禄丰龙:亚洲出土的唯一板龙科恐龙化石(体长6米)

    禄丰龙:亚洲出土的唯一板龙科恐龙化石(体长6米)

    2025-02-23阅读

  • 细长龙:欧洲巨型植食恐龙(长18米/脖子占到一半长)

    细长龙:欧洲巨型植食恐龙(长18米/脖子占到一半长)

    2025-02-23阅读

  • 纤角龙:北美小型植食性角龙(体长仅2米/嘴巴像鹦鹉)

    纤角龙:北美小型植食性角龙(体长仅2米/嘴巴像鹦鹉)

    2025-02-23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