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霞奇闻网

钉状龙:东非小型剑龙科恐龙(两侧生长大尖刺)

发布时间:2025-02-23 12:35:51  热度:6℃

钉状龙是一种剑龙科恐龙,诞生于1亿5570万年前的侏罗纪末期,体长大多为4.5-5米,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肩膀或者臀后两侧都生长着一对硕大的尖刺,可达1-2米长,第一块化石是在东非的坦桑尼亚发现的。

钉状龙的外形特征

钉状龙:东非小型剑龙科恐龙(两侧生长大尖刺)

钉状龙的外貌和大部分剑龙科恐龙相似,都是在背部从脖后开始生长着板甲,一直延伸到了尾巴尖,但是只有沿着脊椎线的部分分布了两排板甲,其他的部分则都是鳞甲皮肤,而且它与其他剑龙科恐龙不同的是,它从臀部开始板甲就变为了尖刺,而且在它的臀或者肩膀两侧都长有非常修长的一个向下生长的大型尖刺,能够很好的保护自己的侧身。


钉状龙虽然和剑龙生活在同一时代,并且有着非常近的亲缘关系,但是它的体型并没有剑龙大,体长只有5米,身高也才1.5米,只有剑龙的四分之一而已,虽然整体相当于现代的一只犀牛,但是也算剑龙科中较小的恐龙了。钉状龙和大部分剑龙科恐龙一样,都是前肢短后肢长,脑袋小尾巴长。

钉状龙的生活习性

钉状龙有着非常小的颊齿,并且体型偏小且前肢只有后肢的二分之一,所以它只能吃一些比较低矮的植物,而在侏罗纪那时候开花植物还比较少,因此科学家推测它可能是以蕨类植物为食的。钉状龙特殊的臀部尖刺能过帮它很好的调节体内的温度,并且还能防止它被食肉恐龙攻击。

钉状龙的化石发现

钉状龙又叫做肯龙,在1909年之后的3-4年之中,曾经有一支德国的勘探队在东非进行考察,最终他们发掘出了数百种恐龙,其中钉状龙就包含在里面,据说是位于落矶山脉的东边,最后将其珍藏于洪堡博物馆,但遗憾的是,这具化石在二战中遗失了。

最近更新

  • 滥食龙:生存年代最早的恐龙(长1.3米/距今2.28亿年前)

    滥食龙:生存年代最早的恐龙(长1.3米/距今2.28亿年前)

    2025-02-23阅读

  • 普尔塔龙:世界上第三大恐龙(长40米/距今7000万年前)

    普尔塔龙:世界上第三大恐龙(长40米/距今7000万年前)

    2025-02-23阅读

  • 酋尔龙:阿根廷大型食肉恐龙(长6米/距今7000万年前)

    酋尔龙:阿根廷大型食肉恐龙(长6米/距今7000万年前)

    2025-02-23阅读

  • 洛卡龙:阿根廷大型食草恐龙(长8米/距今8000万年前)

    洛卡龙:阿根廷大型食草恐龙(长8米/距今8000万年前)

    2025-02-23阅读

  • 林孔龙:阿根廷大型食草恐龙(长14米/距今8000万年前)

    林孔龙:阿根廷大型食草恐龙(长14米/距今8000万年前)

    2025-02-23阅读

  • 雷尤守龙:阿根廷大型食草恐龙(长7米/距今9900万年前)

    雷尤守龙:阿根廷大型食草恐龙(长7米/距今9900万年前)

    2025-02-23阅读

  • 里奥哈龙:阿根廷大型食草恐龙(长11米/2.25亿年前)

    里奥哈龙:阿根廷大型食草恐龙(长11米/2.25亿年前)

    2025-02-23阅读

  • 特维尔切龙:阿根廷巨型恐龙(长15米/距今1.61亿年前)

    特维尔切龙:阿根廷巨型恐龙(长15米/距今1.61亿年前)

    2025-02-23阅读

  • 魁纣龙:阿根廷顶级肉食恐龙(长13米/距今1.18亿年前)

    魁纣龙:阿根廷顶级肉食恐龙(长13米/距今1.18亿年前)

    2025-02-23阅读

  • 拉伯龙:非洲小型腕龙科恐龙(长1.8米/生于侏罗纪中期)

    拉伯龙:非洲小型腕龙科恐龙(长1.8米/生于侏罗纪中期)

    2025-02-23阅读